如何利用圖層堆疊突破照相機的局限性
璀璨耀眼的繁星,絢麗的星軌,潺潺絲滑的瀑布,霧化的海浪,空無一人的廣場,油畫般肌理的云霞風景。上述題材除了用長時間曝光(慢門)等常規(guī)的拍攝方法外,是否有更好的技巧呢?本期,我們學習一種Photoshop的高級后期方法——堆棧。很多影友聽到“堆棧”似乎很陌生。在這里我們先把它簡單的理解為“照片的堆疊”。當你學完本期堆棧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經典案例后,你會驚訝地發(fā)現它是如此的好用,不但上述題材能夠獲得絕佳表現外,而且能激發(fā)你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什么是堆棧
簡單來說,堆棧是通過圖層疊加的方式對靜態(tài)照片進行計算處理,最終得到一張合成的照片。用于展現一定時空范圍內的連續(xù)變化,拓展被攝主體的景深,消除噪點和不需要內容,同時提升畫質。
堆棧的原理及具體應用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利用長時間曝光可以拍出水幕連續(xù)的瀑布、云霧的流動、車燈拖曳的軌跡等畫面效果,然而過長的快門時間也會帶來一系列弊端,如畫面中過亮的局部會曝光過度,噪點產生、畫質下降等等。對于數碼相機來說,用長達幾小時的慢門拍攝星軌這樣的題材顯得更不現實。
堆棧在攝影中的應用是對照相器材的擴展,它大大突破了相機硬件使用的局限。堆棧適用于模擬長時間曝光(慢門)效果、疊加星軌、拓展拍攝對象的景深和清晰度范圍、無損降噪、擴展動態(tài)范圍等等。對于這些題材和拍攝要求,預想的畫面有時很難在前期一次到位,采用堆棧的方式就可以輕松地完美實現。
堆棧的方法是通過多拍和后期計算實現的,這一方式打破了拍攝時光線、環(huán)境、器材的諸多限制,而且獲得的結果也大大優(yōu)于甚至超過傳統(tǒng)單張畫面的拍攝結果。堆棧非常適合處理延時攝影獲取的圖像素材,也適合處理或作為備選替代長時間曝光(慢門)拍攝的各類題材,如風光中流動的云霞和海水、拉絲的瀑布和雨水、星軌、車流燈軌、廣場去人等等。形象地來說,堆棧是通過后期技術把一段時間內無數個短快門拍攝的照片整合或連結成長時間曝光所要達到的畫面效果,即不同時間點的影像組成時間線的影像。此外,堆棧還能將同一拍攝物體不同焦平面的多張畫面進行合成處理,實現所謂的“全焦段、大景深”的全清晰畫面,這在商品拍攝中非常實用。堆棧的應用比普通的拍攝方法在技術上有更強的拓展性,不但直接提升了照片的品質和藝術性,而且更好地優(yōu)化了曝光和畫質等一系列問題。
堆棧的特色和優(yōu)勢
利用堆棧處理照片,有很多的優(yōu)勢,概括來講有以下特色。
一、能獲得高品質畫質。使用堆棧模式前首先需要把圖層轉換成智能對象,這是非破壞性編輯,意味著可以對圖像進行無損調整。能夠有效降噪、去除雜點,擴展動態(tài)范圍。二、堆棧模式可以處理大量的圖層。通過前期多次曝光,后期堆疊合成的方式,可以作為長時間曝光的備選方案,相較圖層混合模式更為方便。三、拍攝時無需使用任何濾鏡(如中灰密度鏡),不但可以在晚上拍,在白天光下用堆棧的方式拍攝也能做出完美的長時間曝光效果。四、可以從一系列靜止照片或視頻幀中移去不需要的或意外的對象。例如,移去從畫面中走過的人。五、可以實現“全焦段、大景深”的全清晰畫面。
上一篇:新手教程,怎么填充50%中性灰?
下一篇:PS打造雙重曝光人像效果照片